贵州公安:心理健康服务暖人心 增强公安抗疫队

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作斗争的“病毒防御战”,也是一场与心理意志进行考量的“心理防御战”。疫情防控期间,省公安厅严格按照公安部和省疫情防控领导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作斗争的“病毒防御战”,也是一场与心理意志进行考量的“心理防御战”。疫情防控期间,省公安厅严格按照公安部和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的要求,在组织全警开展疫情防控斗争的同时,始终把民警辅警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作为重要任务,第一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为全省公安民警辅警提供了强大的心理保障,有效提升了全警凝聚力战斗力。

防疫期间,安顺市公安局开展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辅导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省公安厅党委牢固树立“病毒防御战”也是“心理防御战”的理念,及时启动战时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做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工作。

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郭瑞民高度重视疫情期间民警、辅警心理健康工作,明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将民警辅警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内部疫情防控总体部署,并深入组织开展。省公安厅制定印发了《全省公安机关关于做好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战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方案》,对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各市、州、区公安局分别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并狠抓工作落实,为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慰问信

同时,我省公安机关大力加强公安民警辅警抗疫宣传报道,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发出公安抗疫声音、讲好警察抗疫故事,进一步提升了全省公安民警辅警的荣誉感、责任心,以及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多措并举施策,强化心理疏导

省公安厅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内部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的作用,通过开通心理热线、面谈咨询等方式,帮助民警辅警第一时间缓解紧张、焦虑、厌战等情绪,更好地投身到抗疫防控工作中去。

防疫期间,习水县公安局开展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辅导

省公安厅及时向厅属单位下沉支援一线的民警,以及生病在家的民警职工致电,及时提供科学、实用的防疫知识,并根据不同需要给予心理辅导。各地公安机关通过聘请外部专家以热线、微信视频等方式为民警辅警提供心理咨询。据统计,疫情防控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为民警辅警及家属提供心理辅导2423人次,得到民警辅警及家属普遍欢迎。

支持与团结

全省公安机关严格执行心理危机干预“日报告”制度,每日滚动排查民警辅警和职工及其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情况,在精神科执业医师指导下,对疫情防控期间因公负伤,或遭遇危机事件身体、心理处于应激反应的民警辅警重点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各级公安机关为31名民警辅警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有效起到了纾困减压的效果。  省公安厅还通过在“贵州警事”公众号、《贵州民警心理》内资等渠道推荐“疫情期间个人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和全省新冠肺炎疫期间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让民警辅警及家属通过在线自测,获得专业温馨的指导和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同时,依托“钉钉”等信息化平台推送公安部《公安民警疫情应对身心健康手册(1-4版)》、《公安机关应对疫情防护实操指引》系列微视频、《贵州省公安机关民警、辅警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知识技能》,以及举办防疫知识专题讲座。各级公安机关共推广心理健康视频、语音微课程和宣传疫情应对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共计863条次。  深化暖警惠警,激励旺盛斗志   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省公安机关持续健全民警依法履职免责和容错免责机制,认真落实暖警惠警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民警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战时表彰高铁贵阳站一线防疫民警

各级公安机关通过统一采购、爱心捐赠等方式为民警辅警配备疫情防控必须的口罩、防护服、药品等防疫物资603万余件套,积极协调当地医疗机构,开通“绿色就医”通道,确保民警辅警因公负伤、生病得到及时救治,消除民警辅警后顾之忧;通过“轮休”“轮值”“错峰上班”等方式保障民警辅警得到适当休整。   省公安厅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战时奖励工作的通知》,启动全省战时表彰奖励工作机制,大力表彰奖励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各级公安机关共组织战时记功294人个、嘉奖1920个,鼓舞士气、激励斗志。

战时表彰机场一线防疫民警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还深入各防疫执勤卡点、防控阵地等战“疫”一线开展慰问,采取送奖上门、上岗等方式及时对表现突出的民警辅警予以表彰奖励,并通过“钉钉”“微信”等工作群实时通报,营造战时正向激励工作氛围。据统计,疫情防控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开展送奖上门(岗)522次,看望慰问因公受伤、特困、病故民警辅警832人次。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恬

编辑 肖慧编审 王璐瑶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